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2018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10-30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2018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年来在学校与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科教学与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大成绩,圆满地完成了本科人才培养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本专业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道德和教师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师;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基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能在基础教育或中等学校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贯彻学术性、师范性、综合性、适应性相统一的教育理念,突出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实施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一体并重的教育策略,培育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教育智慧协调发展的文化底蕴和素质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3)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4)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熟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5)掌握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提高对国家经济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与分辨能力。

(6)掌握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通过对中国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爱国主义观念,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掌握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的现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辩证的思维能力,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8)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变化。正确认识西方政治、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以及对外交流的能力。

(9)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0)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11)通过教育见习、教学实践与毕业论文的设计,具备教师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12)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培养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二、培养能力

1、专业设置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有着40年办学历史的专业。从197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研究生。办学至今,共培养本专科及研究生2400多人。

2、在校生规模: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159人,其中2015级40人,2016级38人,2017级40人,2018级41人。

3、课程设置情况:课程设置完整,具有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涉及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基础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特设课程。上述课程共设定了160个学分的学习要求。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28学分,课程设置思想政治类、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等课程模块。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至少修满10学分,课程分为提高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提高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外语、计算机、数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学生在基础课程修读完成后,根据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求选择修读。拓展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A类)、人文科学与艺术(B类)和社会科学(C类)三个课程模块;学生也可以将学校开设的非本人主修专业的任何课程作为自己的通识教育选修拓展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15学分,课程设置心理学、教育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基础选修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课程设置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中学德育原理、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专业必修课程83学分,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学、伦理学、中国共产党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社会学、民法学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满16学分,课程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政治学概论、西方哲学史等。此外还有特设课程10学分。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修订,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多元实践课程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个性发展,实施多元培养。坚持质量标准,实现整体优化。坚持德育优先,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从而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新。我们定位培养的创业型人才,为此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三个课堂联动机制”,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联动,并将其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色。

三、培养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学校每年向本专业投入的教学经费达20多万元,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达50万元,从2016年开始,每年获得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经费50万元支持。教学经费投入的及时、到位,并保证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有所增长,学院设立专门的经费预算支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教育,鼓励教师出去访学、交流、攻读学位。

2、教学设备:学院设有资料室,现有图书和期刊3万多册。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会议室、阅览室等教学设备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所有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设备,无线麦克等教学设施。为了充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学院为每位教师新配备了移动硬盘、电子阅读器、激光笔等教学设备。所有教师都配备办公电脑,便于教学与科研。

3、教师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87人,现有专任教师81人,教授10人,副教授40人,讲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在读博士2人。学院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018年学院多次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去国内知名高校交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教学与科研水平。

4、实习基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青岛各中学合作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近几年来,与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合作建设的教师发展学校,帮助他们培训教师,开发课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在建设实习基地和合作共建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有青岛市教育局教科所的副所长李一老师,青岛一中副校长王先军老师,青岛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王俊香、徐开颜老师,青岛市崂山区三中的王爱娣老师,青岛四十四中的张攀老师,青岛五十一中学刘新茹老师,为保证实习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信息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交流、指导学生学习上,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建设了18门网络课程,资料丰富,定期更新,以供教学之用;有些课程建立教师微信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线上学习,学院在专任教师中引进了学习通,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互动学习,这都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主线,以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重点,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竞争能力强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1)科研推动促进教学。坚持以教研推动教学,精心打造学术氛围浓厚的高质量课堂。一是课堂教学融入研究成果;二是为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让学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三是学术报告。4年来,为本科生举办学术报告30多场,主要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党建等内容。坚持科研促进教学。一是以学术研究提升教学,确保授课内容的学术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二是以科学技术改进教学,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探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型载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三是以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大量案例丰富教学,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融多媒体课堂、微信平台、音像课堂于一体的多元立体式教学和学习平台。2018年刘杨老师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专项资金立项支持;刘绪晶老师发表cssci论文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门研究性课程展开了研究性教学,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2)教学管理与评价科学化。教学管理制度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检查以及教研室、院系听课评课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文件体系,建立规范的教师手册、教案制度,期初、期中、期末组织各教研室普查教师的教学资料;做到有较完整的教研室活动记录及教学研究记录;积极开展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等活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院、系、学生三级教学评估制度。为了更好地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方案运行过程中,对教学计划中的相关课程做出了调整。2018年上半年,院系领导听课10次,讲师之间听课6次,教师间相互学习,极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强化实践过程。强化专业见习、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形成了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相结合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学院还成立了一系列与专业相关的学生研究型学习组织,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廉政社团、师生读书会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全国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参加青岛市的教学观摩课等,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夏季学期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到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听取多场学术报告,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术素养。在第六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决赛中,我院刘安琪同学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宋钰钰同学获得高中组二等奖,庚建凤老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4)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突出学生培养的个性化、精细化。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际,推行和完善“班主任制”和“本科学业导师制”,实施“精品工程”,紧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实行学生的个性化、精细化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五、培养质量

1、毕业生就业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

2、就业专业对口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75%。

3、毕业生发展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生32%考取了研究生;43%的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学校担任教师。

4、就业单位满意率:2018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奉献、勤奋钻研,在专业

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获得了用人单位肯定。

5、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学生因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不少学生毕业之后几年之内迅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甚至成为部门领导或者是中小学校的校长。为青岛市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在其他行业,由于综合素质高,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绩。

6、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入学时录取分数较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是调剂到本专业的,所以入学之初对该专业没有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当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多年来,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要求培养人才,强化学生从师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训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本科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近几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分别考取了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2018年入校的学生高考分数均超过一本线,再创新高,学生素质普遍较强。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创立了创业指导中心,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到了实处。院系领导高度重视,学院党政领导是就业创业的第一责任人和负责人,全体教师广泛参与,多方位进行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了解社会现状和正确分析就业形势。通过就业指导课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毕业生改变观念,鼓励他们到乡镇学校就业,鼓励他们到企业就业。通过网络,拓宽渠道,保持信息畅通,提供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用人岗位信息等。2017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取得来良好的效果,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国家和政府加大了思想政治建设的力度,思想政治教育重新被提升到关乎现代化建设前途和命运的位置上来。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充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的面还是比较宽的,其就业可以成为从事中小学、中专、大专的政治教师,也可以发展成为管理干部,政工干部、思想宣传工作者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规范化建设和督导。要认真学习贯彻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认真检查、纠正与学科性质不符的方向问题,根据自己的优势,努力办出特色,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中宣部、教育部学位管理研究生教育司、思政司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学科点建设定期开展检查督导活动。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服务范围。30多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为学校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服务。今后建议有计划地拓展服务范围,为各地讲师团培养理论宣传教育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为此,建议设立专业学位制度,形成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初级、中级、高级专门人才正规化培养体系,为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学历结构和整体素质服务。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建议各类人文社科科研或教改研究课题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项资助上继续加强引导并加大资助力度。加强对新形势下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加强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新经济体和新社会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加强对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全媒体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同时注意开展元理论研究,鼓励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学术研究的发展与融合,倡导学术争鸣,以促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科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成熟完善。

4)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人才梯队仍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端人才相对缺乏。学校和学科将制定高端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计划,吸引本学科高端人才,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继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促进整个专业持续快速发展。

5)坚持为社会和青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专门开设了青岛城市史学等课程,培养既能在青岛地区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结构有待于优化,没有形成各门课程的教学团队。

2)教材建设存在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版有自己特色的自编教材,更没有获得省级精品教材或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教材;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尚未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3)受限于本专业的办学层次以及地方教师考录政策,学生考取教师编制,进入中学与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难,社会影响力有限。

4)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践教学的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健全。

2、整改措施: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墨守陈规的教学方法,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改变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注重提高大学生为人处世、实践操作、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目标要求,着力抓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建设实习基地的同时,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时数,同时制定职业技能训练的课时安排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附件,以保证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制度化与经常化。

2)推动科研团队建设。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科研团队的教学科研及社会化服务功能。通过设立科研项目配套基金、高水平论文发表基金、国家级精品教材基金等多项激励政策,鼓励师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高科研团队的学术水平。

3)加强课程建设,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任课教师申报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同时配套完善任课教师聘任评价制度,将校级、省级精品课程作为考虑权重的重要因素。

4)加强专业建设领导,增加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争取学校、学院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建设电子阅览室、微格教室、更专业的图书阅览室等,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5)延续规范科学的专业管理模式,每年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的调研,特别是初级中学、小学对思想政治教师需求状况的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以此为基础,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

 

201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